跳到主要內容區

 

衛保組位置

 
校區 衛保組地點 聯絡分機
建工 行政大樓1樓 12531-12535
燕巢 行政大樓1樓 18516、18535
楠梓 司令台1樓 22086-22089
旗津 行政大樓1樓 25085
第一 行政大樓1樓 31251-31254

職場健康保護及預防計畫

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預防計畫

  辨識及評估高風險群:

(一). 由人事室每個月定期篩選月平均加班時數≧25 小時者或月加班日數≧10 日者,通知單位主管進行關懷,並副知職業健康服務護理人員。

(二). 符合下列型態之一者,需填寫「工作者自評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檢核表」及「過負荷評估問卷」,綜合評估出負荷等級:

       1. 人事室:定期篩選月加班時數超過 45 小時者。

       2. 各單位主管:針對有輪班、夜間、長時間工作及其他異常工作負荷者,每年評估一次。

       3. 依健康檢查報告數據,評估十年內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估算值 ≧20% 之工作者,由勞工健康服務醫護人員定期篩選後通知。

       4. 其他異常工作負荷:不規則的工作、經常出差的工作、工作環境(異常溫度環境、噪音、時差)及伴隨精神緊張之日常工作負荷與工作相關事件。

(三). 完成「工作者自評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檢核表」後,經單位主管簽章,送回職業健康服務護理人員

(四). 環境安全衛生中心協助將自評結果,評估「職業促發心血管疾管發病風險評估表」,依評估風險等級再由臨場勞工健康服務醫師判定是否面談及健康指導。

洽詢窗口:周佳蓉護理師 校內分機12535

 


母性健康保護計畫

對象:

        (一)妊娠中之女性工作者。

        (二)分娩後女性工作者,包括正常生產、妊娠二十四週後死產、分娩後未滿一年。

        (三)生產滿一年後仍在哺乳之女性工作者。

執行:

(一). 由人事室提供妊娠中、妊娠二十四週後死產、分娩後未滿一年之女性工作者名單, 交予職業健康服務護理人員。

(二). 生產滿一年後仍在哺乳之女性工作者,自行通知職業健康服務護理人員。

(三). 由職業健康服務護理人員進行健康訪談並由該工作者自行填寫「妊娠及分娩後未滿一年之勞工健康情形自我評估表」及「母性健康保護工作場所環境及作業危害評估表」後,交予從職業健康服務護理人員進行需求評估。

(四). 由各單位主管每年協助進行「母性工作場所危害辨識評估」,並提交「母性工作場所危害辨識評估表」。

洽詢窗口:曾佳琪護理師 校內分機22089

 


人因性危害預防實施計畫

名詞定義:

(一)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旨在發現人類的行為、能力、限制和其他的特性等知識,並加以應用於工 具、機器、系統、任務、工作、環境等之設計,使人類對於它們的使用能更具生產 力、有效果、舒適與安全。

(二)工作相關肌肉骨骼傷害: 由於工作中的危險因子,如持續或重複施力、不當姿勢,導致或加重軟組織傷病。

執行程序及控管:

    1.肌肉骨骼傷病調查:

       (1). 傷病現況調查:由環境安全衛生中心以問卷方式針對本校工作者按作業特性,分階段依「肌肉骨骼症狀問卷調查表」執行調查。

       (2). 將調查情形彙整為「肌肉骨骼症狀調查與管控追蹤一覽表」,並依危害等級以不同色彩標示,區分為確診疾病、有危害、疑似有危害、無危害等四個等級, 如下表一「肌肉骨骼傷病調查危害等級區分表」,以利後續改善與管控追蹤。

洽詢窗口:周佳蓉護理師 校內分機12535

瀏覽數: